2022年上半年宿州市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發布人:市經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侯傳宇
參會媒體:拂曉報|宿州市廣播電視臺|中安在線|宿州發布|宿州新聞網|宿州發布網
訪談時間:2022年8月16日
發布地點:宿州市新聞發布廳
發布單位:宿州市政府新聞辦
訪談摘要:發布宿州市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發布會視頻
發布會詳情
會場
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邀請到宿州市經信局黨組織成員、副局長候傳宇到會,向各位發布宿州市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參加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拂曉報、宿州市廣播電視臺、中安在線、宿州發布、宿州新聞網、宿州發布網,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到來。
首先,請市宿州市經信局黨組織成員、副局長候傳宇發布有關情況。
市經信局黨組織成員、副局長候傳宇
候傳宇: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高效統籌、積極應對、主動作為,穩經濟大盤系列政策落地顯效,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持續修復,工業經濟總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一是工業生產增速穩步回升。6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高于全省0.7個百分點,較上月環比回升2.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7位。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高于全省0.8個百分點,較上月環比回升0.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7位,皖北第1位。
二是行業發展態勢回暖向好。上半年,全市35個工業行業中,有24個行業工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增長面68.6%;22個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占比62.8%。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及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分別增長40.7%、10.9%、463.4%,合計貢獻率達105.2%,上拉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6.6個百分點。
三是新動能引領持續顯現。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0.6%,高于全省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7位,對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貢獻率67.7%,上拉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速3.3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1%,高于全省3.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8位,上拉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1個百分點。
四是工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8%,居全省第8位,皖北第3位;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4.8%。舉辦杭州-宿州產業合作對接會,精準推進高端裝備、智能家電產業雙招雙引工作。1-6月份,省雙招雙引綜合調度平臺中宿州市“雙招雙引”項目總數93個,排名全省第4,其中新增投產項目24個,排名第2,新增開工項目26個,排名第6,新增簽約項目43個,排名第2。
五是數字賦能不斷提質增效。出臺《宿州市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若干政策和宿州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綠色食品、綠色家居、梨產業、紡織服裝、制鞋五大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加快推進。預計本月綠色家居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實現正式建成運營,500余家規上企業注冊使用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出臺《宿州市促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有序推進軟件園建設,宿州云谷軟件園、宿州市數智云創軟件園掛牌成立。2022年4月份,我市被省政府評為全省3個“2021年度發展數字經濟成效明顯地區”之一。
六是助企紓困切實落地見效。出臺《宿州市貫徹安徽省<進一步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發展若干政策和舉措>實施細則》,從加強企業水、電、氣服務保障,加大降本減負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12個方面為企業紓難解困。截至6月底,全市國有企業減免1454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租1.42億元。行政事業單位減免1105戶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房租0.16億元。每月定期舉辦企業家沙龍、企業家接待日,實施領導干部聯系重點民營企業工作機制,頂格辦理企業反映訴求。我市2021年度發展民營經濟專項考核位居全省第6名。
主持人:感謝候局長的情況介紹,下面是記者答問環節,請各位記者在提問時先通報所在的新聞單位。
記者:今年市經信局為了穩住全市工業經濟大盤,出臺了哪些政策舉措?
候傳宇:今年以來為了推動全市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克服疫情沖擊帶來的不利影響,市經信局先后制定出臺了《宿州市制造業提質增量擴效“2321”行動計劃》、《宿州市貫徹安徽省<進一步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發展若干政策和舉措>實施細則》、《宿州市促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宿州市主城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等政策舉措。
記者:下一步圍繞實現全年工業經濟發展目標,市經信局有哪些具體工作思路?
候傳宇:目前離年度收官還剩不到5個月時間,市經信局將聚焦年初既定目標,扛責上肩,砥礪前行,切實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全力穩住工業經濟大盤。緊盯“保七爭五”目標,強化工業經濟運行和重點項目建設調度,聚焦重點指標,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分析研判。積極有序穩妥推動靈璧縣、泗縣、埇橋區及市直園區工業企業復工復產,落實落細紓困惠企政策,將疫情沖擊降低到最低限度,穩住工業增長“基本盤”。
二是推動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深入貫徹《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4116”行動計劃》及我市“2321”行動計劃,持續壯大綠色食品暨農產品加工、輕紡鞋服、高端裝備暨智能制造、新材料、綠色家居建材產業規模,大力培育行業龍頭企業和產業標桿企業,推動制造業提檔升級。
三是堅持不懈推動項目建設。深入實施“1525”行動計劃,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點推進200項技改項目,加強世界制造業大會簽約項目、省億元技改項目調度、“四化”改造項目調度,推動項目早簽約、早開工、早投產
四是加快工業互聯網推廣應用。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五大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步伐,推動工業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扶持政策落地見效。進一步壯大大數據、云計算、5G產業,推動“皖企登云”提質擴面,培育一批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
五是持續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按照“一改兩為五做到”工作要求,打造“四最”營商環境,激發創業創新活力,指導市場主體用好用足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將惠企紓困政策落到實處。
主持人:感謝各位記者的提問,謝謝候局長的情況介紹和互動交流。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